我館開展“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志愿者活動
2020-06-15 09:25:19 點擊數:
2020.6.15
活動于2020年5月20日——6月13日在志愿者中以線上稿件征集評選的形式開展,由志愿者挑選出所守護文物進行解讀并闡述其守護緣由。志愿者分別從文物的前世今生、科學原理、手工技藝、所思所感等方面闡述了自己對該文物守護的理解與感悟,篇篇稿件情感細膩、引人深思。截止5月25日,志愿者服務中心甄選了64篇優秀稿件并進行了排名,前12篇優秀稿件于6月5日在我館志愿者官方微博、微信推出,由網友進行最終投票,志愿者溫宇欣的作品《獨孤信多面體煤精組印——“中國第一老丈人”的傳奇印章》、曹馨澤的作品《青瓷提梁倒灌壺》、邊睿嘉的作品《銅蠶訴歷史 絲路展文明》,最終榮獲此次線上稿件征集活動的一、二、三等獎。志愿者邊睿嘉說,博物館是面向社會公眾的文化窗口,更是珍藏各種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場所。然而隨著歲月的流失,人們對古老的文化漸漸遺忘,文化遺產的保護顯得迫在眉睫。志愿者作為博物館與公眾溝通的橋梁,了解這些燦爛的文化并將其發揚光大是重要的責任和義務。
我館開展的此次“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線上稿件征集評選活動,營造了志愿者參與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的良好氛圍,讓歷史的“活化石”得以保護和延續,引導公眾參與、關注、了解更多的中國文化遺產,喚醒公眾對文化遺產保護的認知,取得了良好的活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