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1日,陜西歷史博物館基于區塊鏈新場景首次對外發布收藏級數字作品,作品由國寶級實物藏品“秦杜虎符”的正面、反面圖像以及三維數據生成數字藏品3份,并基于杜虎符表面的40個銘文開發出數字衍生品40份。以上43份數字作品將全部由陜西歷史博物館永久收藏,標志著陜西歷史博物館藏品資源和入藏方式將進入全新領域。
此前,中央網信辦和工業信息部聯合發布“關于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和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建議“發揮區塊鏈在版權保護領域的優勢,完善數字版權的確權、授權和維權管理”,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陜西歷史博物館本次數字作品的發布,是響應上級號召,對區塊鏈技術應用的一種積極探索與嘗試,此次嘗試試圖基于聯盟鏈的可滿足大規模應用需求的區塊鏈基礎設施技術、分布式加密的區塊鏈安全存儲平臺系統、以及國際領先的數據加密和基于密鑰的授權管理技術,構建新一代博物館數字版權區塊鏈服務平臺。博物館數字作品區塊鏈確權登記之后,其后的授權使用、流轉等各類信息均可記錄在數字版權區塊鏈平臺上進行可信存證,實現數字作品全生命周期的可追溯、可追蹤;同時,也可以結合人工智能技術和已有在線監測系統,快速鎖定侵權人和侵權行為來源,并將相關非法侵權信息進行區塊鏈存證,為后續可能需要的司法取證提供強大的技術保障和可信證據,從而提高維權司法效率,降低維權成本,有效地維護博物館數字版權合法權益。
上一篇::陜歷博團委向團員青年發放學習書籍